栏目主持 董云川
云南大学教授,云南省政府督学,云南省高教学会常务副会长,省高教评估事务所所长。专注于大学精神及教育改革发展问题研究
近年来,因为道德情感匮乏导致的大学生道德冷漠事件不断滋长,成为摆在大学德育面前不可回避的问题。道德情感作为人的一种高级社会性情感,在人格结构及实践活动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理应得到院校教育的关注。然而,现实不尽人意。情感的孤独、感情的冷漠、同情心和责任心的缺失、道德被放逐、精神上了无依靠等负面情绪,正在不知不觉中侵蚀着青年学子健康成长的路径,造成了部分学子的茫然与困惑,继而使他们中的一些人成为了“冷漠的旁观者”。
面对着社会急剧转型,市场飞腾跳跃,功利主义和工具理性在被誉为“知识殿堂”的高等院校获得了滋生蔓延的土壤。于是乎,纵使秉持着崇高的目标与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学校德育面对现实的“催逼利诱”,还是不得不应景随波,间或在健全人格、完善心灵和充实精神世界的教育旅途上出现偏差。
大学德育亟须开启一场“破冰之旅”,为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养成提供有利有效的条件与支持,以使得他们的情感世界在无形中受到陶冶,享受到情感体验带来的心灵悸动,进而构筑起丰富而崇高的道德情感世界。
首先,让以人为本成为“真理念”。现代性教育的工具化倾向造成了人的“主体性黄昏”。在“无人”的教育过程中,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无从谈起。“以人为本”尽人皆知,但只有在充分考虑学生情感特点和需要的基础上,突出对道德信息的“选择性注意与接受”,使其在真实的道德情境之中去感受体验,引导他们按照真实的意愿作出道德判断与选择,并适时掌握道德规范转化的时机和道德情感发展的方向,才能够有效实现由学校教育向自我教育的转化。
其次,把实践性体验作为“真方法”。实践属性是德育的基本属性。通过体验,德育的主体性、情境性与生成性方能凸显。因此,一个完整的德育过程,应该是体验者的认知推理活动、情感体验活动与具体行动的结合。大学生只有在生动多样的道德实践活动中,通过善与恶的对比,亲身体验并感悟崇高的道德情感力量,才能加深对道德观念、情感和情操的理解,对道德产生强烈地认同,实现明道与践行统一,形成稳固的道德情感。
再者,以高尚人格作为教师的“真修养”。相关调查研究表明,青少年的道德情感存在师生关系与教师有情施教上的差异。一般来说,青少年的道德情感随师生关系渐好逐级提高,随有情施教教师比例上升而渐次提升。教师自身的人格引领,特别是情感倾向在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教师的爱铸就高尚人格,与此相应,可以有效连动学生爱的能力与品质,从而培养出具有高尚道德情感的学生。
最后,把人文校园转化为“真情景”。道德是高度情境化的。对于道德情感教育而言,除了引导,环境的熏陶才是关键。德育的目标与内容必须贯穿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之中,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和感受到学校倡导的价值观念和取向,“以境陶情、以境育情”,才能丰富道德情感体验与感受;而营造人文充盈的校园文化,需要上行下效,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体系,使院墙内外的师生在无时无刻地熏陶和感染过程中达成德育“润物无声”的功效。
学校德育惟有突围创新,努力将道德情感根植于每一位学生的内心,并化为自由、自主、自觉的实际行动,实现道德情感与道德理性、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辩证统一,相融相通,才能避免“单面人”的出现,最终促进个体合理需要的满足、人性的圆满和完美生活方式的实现。
学校德育需要摆脱两难困境,从漫天的口号声中回到踏实的文化大地。
(董云川 周宏)
《中国教育报》2016年04月25日第5版 版名: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