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依法实施的大规模的普通高校教学工作评估(以下简称“高校评估”)去年底已告结束,列入全国此轮评估计划的近600所高校接受了评估。教育部已明确表示,按照国家高等教育法并参照国际惯例,今后周期性实施高校评估将成为常态。
如何在总结这次高校评估成功和不足的基础上,把这件事做好、做实,是广大高校师生、教育主管部门以及社会公众都十分关心的。为此,本报联系采访了教育部原副部长、对高校评估有较多研究的吴启迪教授。
文汇报:为什么要进行高校评估?
吴启迪:这件事的制度设计本身没有问题。高校评估是依法评价高校办学质量,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24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制度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评估制度”;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44条也规定,“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教育质量,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和由其组织的评估。”我2003年到教育部工作,当年,教育部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实行“五年一轮”的普通高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制度。
根据教育部的安排,从2003年至2007年对全国近600所普通高校的教学情况进行了检查评估。当时做出这一安排有其历史背景。大家知道,从1998年起,全国高校开始扩招,短短几年后,全国各类高校的在校生达到2500万人,是1998年的5.7倍。另一个重要的变化是,为了适应大规模扩招,新增了大量本科院校,出现了不少专科院校、高职院校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的情况,甚至有一些原来实施中专学历教育的学校,在那样的背景下连升两级,成了本科院校,尽管这些学校在升格时都做过必要的调整,但是要它们在短期内适应高校教学规范是有很大难度的。
增加了这么多新高校、新学生,怎么保证大学的本科教学质量?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教育主管部门深切认识到,任何教育如果不注意质量是不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用评估的方法,拉网式地筛查,推动解决质量问题。从已暴露出的问题看,一是这些学校必要的后续投入严重不足。对扩建高校,地方政府积极性都极高,因为在很多人看来,搞了一个高校,周边房地产马上上去,可以拉动经济发展。但办高校,地方政府投入严重不足,有的甚至采取“空手套白狼”的做法。还有一大问题是师资不够,条件不足,实验室不行。更要命的是不少新扩建的学校并不懂起码的本科高校办学和教学规范,譬如教育档案至少要保留三年等等常识性的规矩,这些新学校大都不了解。
除了新扩建的学校有这些问题外,原有的一些高校也因为人员变化频繁,不能严格遵循基本的办学规矩,在本科生教学、学校的日常管理等方面问题也是多多。而一批研究型大学十分关注科研,对本科教学重视不够。任何教育不遵守教学规范、不重视教学质量,都是难以为继的。所以教育部下了决心,要搞一次拉网式的面向全体普通本科高校的教学评估。
文汇报:国际上这方面的情况怎样?
吴启迪:开展教学评估是国际高等教育的通例。教学质量,在高等教育的精英阶段一般问题不大,但是当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普及化阶段过渡,如果这个过程是快速膨胀的,那么教学质量等等就会产生问题,因此评估和认证已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国外的评估方式各种各样,有些是国家出面,由教育主管部门评;有些是委托独立的中介组织来做;有些是教育行政部门委托民间机构来做。美国的大部分高校(包括公立院校与私立院校、赢利与非赢利院校、两年制与四年制院校等)主要通过六大区域认证组织进行认证,认证内容包括行政、教学管理、学科设计、学校资金的使用与分配、教学质量、教师的评估、教学设备、学生管理等。国际上对高校的评估周期通常是5-8年。英国的评鉴每年与对高校的资助挂钩。
文汇报:怎样看不久前结束的首轮高校评估?
吴启迪:应该说,大致达到了原先确定的主要目标,通过教学评估,强化了高校教学工作的地位,促进了教学投入,显著改善了高校的办学条件,譬如绝大多数被评估的扩建的学校知道了正规的教学管理的程序、具体如何操作,也就是懂得了办学的基本规矩。地方政府也通过这次高校评估对教育投资的必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加大了对高校的实质性投入。一些统计数据显示,多数参评高校生均教学行政用房、宿舍、运动场的面积、生均教学科研设备、百名学生配备计算机台数等情况明显改善。此外,高校教学和管理的规范也因此得到明显加强。参评学校大都建立了内部教学质量标准和监控体系,为教学和管理提供了制度性保证。据我所知,一些著名高校,还在评估结束后特别组织讨论,分析评估专家提出的意见,认为评估对学校本科教学的推动比较大。
文汇报:对社会上有些不同的声音您怎么想?
吴启迪: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实事求是地正视在高校评估实际操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主要包括:对此次评估分优、良、合格、不合格等级的做法,批评的声音较多。因为一搞“评优”,大家都拼命争优,地方政府对此也非常看重。在这样的情势下,加上目前普通存在的社会风气问题,难免就出现了各种拉关系、走后门以及形式主义,甚至弄虚作假的问题,牵扯了很多精力。各方面的意见大都源于此。我有一个建议是,下一轮评估时,评价性结论宜粗不宜细,比如就分“通过”与“不通过”两种,再辅之以红黄牌即可。其实上世纪90年代有过这样的做法,就是合格评估。评优只对重点高校,评上是优,评不上就再努力,是自愿参加的。目前,对高职院校的评估已采取只分“通过”与“不通过”,并且评估已交由地方政府实施。
其次是对学校宜分类评估,我认为,大家提的意见是对的。譬如有研究生院的大学和新办的学校不宜放在一起评估。这次评估是拉网式的,只有一套评估指标,后来做了些修改,如对艺术类、体育类等院校的评估有些调整,但还不够。这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改进。
还有,评估方式需要改进。要从现在单一的专家进校评估的形式转变为学校自己评估为主、专家进校评估为辅的方式。学校自评机制一定要建立,要成为一种常态。每所高校都要把教学状态数据库建起来,并在适当的范围公示自评材料。当然,专家进校评估是有必要的,特别是对新办学校。
另外,应有独立的评估机构来承担高校评估。目前我国对高校评估只有一家独立评估机构,即教育部下属的教育评估中心,教育部的原意是想把这个中心慢慢变为中介机构。我个人觉得,目前这一机构的行政色彩还是强了点,希望能淡化。同时可适当考虑委托中介机构,如让一些地方的教育评估院等参与。
要逐步解决接待费问题。广西师大校领导迎接评估专家组两名女秘书的照片曾经在网上引起很大反响。以我之见,这是由于一些地方和学校领导对评优过分看重造成的,有些领导亲自上门找评估组游说,接待费不断攀比,这就有问题了。为了维护公正性,这次评估的专家交通费、评估费全部由中央财政支出,但对接待费没有明确,只是对专家住宿标准有一个规定。建议今后评估所发生的接待费也由中央财政全部解决,不要由学校和地方自行安排了。
文汇报:您对下一轮高校评估有何建议?
吴启迪:要总结的东西很多。譬如对不同高校的评估,宜做好分类工作。但更为迫切的是要促使高校完善自评机制,建好教学状态数据库,以更好地做好评估准备工作。我个人认为,下一步的评估易缓不宜急。但我认为目前有比较迫切的事要考虑:一是工科教育,一是医科教育,这两类学科的教学质量认证试点怎样实施。当然认证就只有合格和不合格两种结果。中国在培养世界人数最多的工程师和医生,如果他们不能被世界认可,对学生和家长不好交待。
本科教育是一个大学的立校之本,这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向各高校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应该说达到目的了。
另外,通过这次评估发现,虽然生均经费、实验室装备、图书等条件明显好转,但整体上高校现在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仍应引起国家高度重视。目前我国高校的财政性投入只占GDP的0.6%,远低于很多国家,国际经合组织统计的平均值是1%。我国不应低于这个数字。
有人批评高校扩招,但我认为扩招对中国是必要的。正因为这个政策,中国国民的受教育程度和知识水准在短时期内有了很大的提升,这无论对于中国建设现代化强国,还是创新型国家建设,其意义都是难以估量的。当然扩招也引发了许多问题,高校评估正是为解决这方面问题的一大举措。
在此我对职业教育也要说两句。目前,我国1800万全日制大学生中有三分之一强是高职生,而中职教育也年年扩招(每年招生约800万),因此各类职业教育的学生总规模(包括非全日制)已达到3000万。但是职业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特别是中职教育近年来生均经费逐年下降,合格师资缺乏,质量存在严重的潜在问题。
职业教育也应当把提高质量提到议事日程上,要加强评估,目前正在进行。当然在评估中要注意改进方法。
《文汇报》2008-10-7